伤,还在痛

来源: 作者:李舍 时间:2012年08月22日 字体: 浏览次数: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在一次采访中,笔者了解到他受伤后的苦和痛,写出来希望大家能吸取事故教训,引起警醒。

他叫杨明才,今年50多岁,如今已是妻贤子孝,儿孙满堂。但,整天乐呵呵的他又常觉得美中不足。眼睁睁看着已不再年轻的妻子,吃力地操持着家务,他却满身力气使不上,不能去帮她一把;小孙子和他玩儿时,总嫌拄双拐的爷爷太笨了,总也走不快。

这一切都缘于1994年的那次事故。当时30来岁的杨明才做梦也没想到,早晨活蹦乱跳下井的他,一眨眼工夫就血肉模糊的被抬上了井,疼得清醒后,他才发现双腿已从膝盖下骨折。

更让他难过的是,右腿不但骨折,膝盖以下的肌肉也全部被撕裂挂烂,治疗时根本无法缝合,万不得已截了肢,又不幸感染,直到现在阴天下雨还痛痒、常淌血水;左腿粉碎性骨折,当时碎掉的一块骨头在现场就没找着,只有一根细细的肉线连着。送到局医院后,医生都犯难,一时竟不知这接骨手术该怎么做?再加上伤腿血液循环不好,每次打吊针找血管都很费劲儿,密密麻麻的针眼儿直扎到了他的胳膊弯儿。好歹做完了接骨手术,本指望腿能慢慢长好,一年后复查,却发现他的腿长成了弓形,只好把骨头锯开重接。再复查,发现骨头仍是一点儿没长,医生告诉杨明才,他的腿已成了沉淀性“骨不连”,这种病例很少见,就是说无论怎么治,骨头总是不往一块儿长,他们也无能为力了。医生的话让躺在床上的杨明才第一次想到了死,他拒绝吃喝,妻子一靠近他,他便破口大骂。

妻子委屈地哭着说:“明才,只要你心里能好受些,你想骂就大声骂吧!咱们的孩子还小,你可不能乱想啊!哪怕你在床上躺一辈子,我会擦屎刮尿侍候你一辈子,不管你的腿治到啥程度,只要你在,咱的孩子就是有爹有娘的。”听了妻子的话,杨明才抱住妻子的手哭得像个孩子。他想起了最小的孩子一次次把剥好的橘子放进他嘴里,并对他说:“爸爸,多吃橘子你的腿就好得快了,就能带我去公园玩儿了;他想起了妻子一口口给他喂饭,一点点给他擦洗,特别是后来他出现大便干结时,每次都是妻子用手一点点儿给他往外抠……想着哭着,哭着想着,杨明才忽然明白,他连死的资格都没有,人到中年的他,上有老下有小,不能当生活的逃兵,再苦也得活着。

听说南京有个著名的老中医专治“骨不连”,杨明才马上找到矿医院,矿上派人陪他去了南京,怕给别人带来麻烦,在南京的六天六夜,杨明才几乎不敢吃喝,因为他去厕所必须得妻子抱着,让别人像捧孩子一样捧着他大小便,他还真有些难为情。看了南京的中医,杨明才吃了一百八十多服中药,热性的药硬是拱掉了他两颗牙,妻子心疼地劝他:“要不就别吃了,这药性太大,可别伤了身子。”一心想着把腿治好的杨明才,咬着牙对妻子说:“只要能治好我的腿,掉俩牙算啥,哪怕满口牙都拱掉,能治得我拄着拐上厕所也行啊!总让你趔趔趄趄的抱我上厕所也不是个事呀!眼看着你也一年年老了,慢慢地怕也抱不动我了。所以,吃再多的苦我也得把腿看好。

令老杨没想到的是,那些发狠喝下去的药汤子没有起到一丁点儿作用。满怀希望拍片时又发现,断了的骨头仍是一点儿没连上。这可恼坏了杨明才,趁困极了的妻子打盹儿的工夫,杨明才差点儿结果了自己。妻子慌忙打发人回老家搬来了杨明才的母亲。当头发全白的老母亲泪汪汪地紧握他的手时,他再次想起了那年爷爷去世时,他拖着伤腿回家奔丧,老母亲扑到他跟前,紧紧抱着他的残腿边哭边喊:“儿啊!我的儿,你才四十来岁就没了腿,以后这日子可咋过啊?”

老母亲的哭声让杨明才心酸、惭愧,自己腿不方便,不能常回家看娘,娘从来不怪,还大老远的跑来看他,他又怎么能死在娘前头让老人伤心呢?他再一次从绝望中站了起来。辗转治疗了三年后,杨明才最终在上海治好了他的“骨不连”,保住了左腿,但由于治疗过程太久,长期营养不良,杨明才右腿截肢处始终没长肉,无法安装假肢。就这样,四十多岁的杨明才不得不坐上了轮椅。当时最小的孩子只有三岁,妻子既要照顾孩子、操持家务,还要侍候他,除了每天无数次抱他上厕所,帮他擦身换洗,还得忍受他急躁的脾气,难听的话语。如今十几年过去,人也一年年老了,再抱他上厕所时,瘦弱的妻子已有点儿晃晃悠悠,抱不动了。老杨下定决心,无论右腿伤口处怎么不适合装假肢,他也要装。装上假肢后的杨明才,忍着伤口与假肢磨合时的剧烈疼痛,从2002年起开始练习架双拐学走路,一次次摔倒一次次爬起来,身上摔得青一块紫一块,终于能凑和着自己上厕所了,杨明才失声痛哭,妻子十几年如一日抱他上厕所的一幕幕,实在让他心酸。

对外人,杨明才从来不谈那次事故及他的伤,可对于在生产准备队上班的儿子,他却常告诫说:“儿啊!事故猛如虎,丝毫马虎不得呀!你要时时刻刻在心里想着安全,保护自己,保护工友,注重安全,按规程操作。出了事儿可就了不得了啊!单位受损失不说,自己轻则受皮伤肉,重则缺胳膊少腿,甚至搭上生命,家中的父母、妻儿还要为你承担痛苦与不幸。”

事隔多年后,再谈起那次事故,杨明才已经能很客观、很坦诚地分析当时的情景,他说:当时如果单位不用单体推溜头,如果能在用单体推溜头时拴上绳子,如果能在用完后就拆掉液压枪,如果检修班工作人员对工序再熟练一些,如果自己的安全意识再强一些,如果当发现单体掉入转载机道时自己赶忙打闭锁,那次事故就不会发生。可是,现在说得再多也都只能是如果,这世上没有卖后悔药的。没事时老杨也在心里算经济账,对于他个人来说,除了伤痛无价补偿外,比起当年的同事,这十几年他就少挣了二十多万元啊!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亲情、友情的包围中,一个人的不安全,就是一个家庭的不幸福,一个人的不安全就是全矿井的悲哀。“注意安全”绝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关系到我们的生命啊!我们不能把安全作为任务来完成,而要在生活、工作中把“安全”切实地放在心里。不要今天喊喊口号明天就忘了,而要时时讲安全、事事讲安全,我们的生命才能安全,家庭才能幸福。

(作者单位:山东省邹城市兖矿集团鲍店煤矿工会)


[打印文章] [关闭窗口]
分享到:
意见反馈

本页二维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