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施光南诞辰70周年音乐会举行 李源潮观看演出
8月22日晚,人民大会堂掌声如潮,由文化部、全国青联、中国文联、中国音协主办,中国音乐文学学会协办的纪念人民音乐家施光南诞辰70周年音乐会在这里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组织部部长李源潮出席并观看演出。中国文联党组副书记、副主席覃志刚,中国文联副主席陈晓光,中国文联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夏潮以及中国音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徐沛东等领导也观看了演出。
音乐会上,《祝酒歌》《吐鲁番的葡萄熟了》《我的祖国妈妈》《多情的土地》《打起手鼓唱起歌》《在希望的田野上》等歌曲,以及歌剧《屈原》《伤逝》中的选段,由李光羲、杨洪基、关牧村、佟铁鑫、殷秀梅等歌唱家精彩呈现,让观众在熟悉的旋律中,再次领略施光南这位人民音乐家的艺术魅力。在各位歌唱家的眼中,施光南作品的恒久魅力源自他在创作中对民族风格的坚持和对时代脉搏的把握。
施光南就是用音乐描写世界的艺术家,他的作品不仅有民族性,而且具有强烈的时代性,能唱出时代的旋律和人民的心声。李光羲说。他在演唱《祝酒歌》之前当了25年演员,获得过很多荣誉,但是他演唱《祝酒歌》的社会影响和给他的震撼超过以往。李光羲说,施光南精通西洋作曲法,但是他创作的曲子的内容是地道的中国音乐,有着强烈的民族风格,因此,他的作品能通俗易懂、雅俗共赏,这也正是他的歌一唱大家就喜欢的原因。施光南树立了一个典范,我们学西洋作曲法,但我们必须创作属于我们中华民族的音乐,要创作老百姓熟悉、有时代感的作品才能受到欢迎,这是一条成功的规律,现在我们的音乐创作仍然要坚持这条规律。
施光南在歌剧创作中同样重视民族风格。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施光南创作了歌剧《屈原》,让我来演,90年代初在民族宫剧院举行了清唱剧演出,但是当时只是演唱了部分作品。杨洪基说,《屈原》还有一小部分没有写完施光南就去世了。在创作时,施光南希望把这部歌剧写成一部世界性的歌剧,以后在世界各大歌剧院上演,所以在形式上跟西洋歌剧完全一样,但是在音乐旋律上他使用了很多民族化的东西,具有地方色彩的音乐,里面融入了汉剧、昆曲、民歌等音乐语言,他是将民族的风格跟西洋的形式结合在一起。这种创作的路线,能指导我们如何把民族音乐和西方的形式结合起来推向世界。
关牧村和施光南是师生、合作者,也是朋友。施光南曾经为她量身创作了多首作品,比如《假如你要认识我》《家乡有棵相思柳》《塔吉克情歌》等等。在关牧村看来,施光南的作品既有民族性,又有艺术性,还有通俗性,他在博采众长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他从来不模仿、不拼凑,而是把各种民族音乐融化在自己的血液里,进行全新的创作。他经常到基层去采风,当听到农村老乡口中哼唱的曲调时,他都一一记下。他还通过听广播、看资料等渠道吸收各种音乐营养。关牧村说,施光南心中时时牵挂着祖国的命运,时刻都在倾听人民的心声,所以他的作品都能引起大家的共鸣。
正是在与施光南老师的合作中,我开始逐渐形成自己的演唱风格,就是美声、通俗、民族等唱法的融合,现在看来很简单,其实就是中国人唱中国歌。从演唱《年轻的心》开始,佟铁鑫和施光南有长达10年的合作。佟铁鑫认为,他之所以形成这样的演唱风格,正是因为施光南的作品强调民族风格、融汇中西的特点使然,这也正是其作品通俗易懂、雅俗共赏的原因所在。坚持民族风格,融汇中西的创作方法对当下的音乐创作仍有重要意义,我觉得这种创作方向应该继续坚持。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