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韵今辉”——与古为徒 与古为新 与古相悦

来源:《 中华读书报 》 作者:高世名 时间:2023-04-13 【字体:

《黄山松谷五龙潭》黄宾虹 纸本 设色 纵168.5厘米 横120厘米 1953年中国美术学院藏

 《映日荷花别样红图》潘天寿 纸本 设色 纵137.5厘米 横272.5厘米 1960年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藏

 两宋绘画,万象森然,丘壑谨严,其状物之精当,意境之高妙,令后世叹服。邵雍《观物内篇》中说“以物观物,性也;以我观物,情也”。宋代理学倡导“格物致知”,不独以我格物,而且以物格我。宋人作画首重指事造形,妙在写物穷情,其画意本乎实境,笔致发自情性,一旦笔墨做到澄湛精微,则兴象意境皆在其中,所谓意与境会,兴与情偕。由是画中情境、意兴不可分离,物境、情境、意境皆融于一体而兴会生发。

 宋人所追求的境界超出了宗炳所谓“以形写形,以色貌色”,更进一步“以心为境,以神写形”。他们感物兴怀,春风春鸟、秋月秋蝉,一切都能成就画意,气之动物,物之感人,一切皆可摇荡性情。他们神与物游,相信天地间无处不是自在完全,无处不有大观照,一花一叶,俱得安放,才是本来。

 北宋之理、南宋之情,创造出令人流连颠倒的无尽气象。宋代画家们既能够为宇宙造型,又可以为万物写照:山水画的层峦叠嶂中蕴籍着宇宙太古的广大与寂静,花鸟画的写真妙趣中更有着自然造物的千般生意、万种风情。宋人缀风月,弄花草,务求工致妍美又清新灵动。他们用戏藻游鱼刻画水波的柔媚荡漾,以绿柳春牛抒发江南的田园生趣。他们描绘春日水滨、华服冶游,穷妍极态,彩丽竞繁;他们刻画古木寒林、苍苔幽径,寒气满纸,天地寂寞。宋画中既有《溪山行旅》的雄浑,有《万壑松风》的森然,有《早春》的阔大、《雪竹》的精微,有《瑞鹤图》的典雅富丽,有《渔父图》的江天寂寥,有李成、范宽的浑朴天地,也有马远、夏圭的迷濛烟雨……

 “宋韵今辉”艺术特展于3月18日在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隆重开幕,为期30天的特展包含“湖山揽胜——宋韵江南书画艺术”,以及“夜山钩古——黄宾虹的宋画研究及其传承”“立最高峰——潘天寿的常变之道”“含英咀华——绘通中西的国美油画”“典垂百代——两宋传习书画展”,五个展览以艺术的形式再现宋韵书画的千年传承及其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特展汇集了37件(组)宋、元、明、清书画名迹,展现出画史上绵亘千年的江南情致。黄宾虹先生与潘天寿先生的专题研究展探讨了二十世纪两位画史巨擘是如何以各自的方式回应传统又别开生面。此外,中国美院还梳理出新中国建立以来中国美术学院数代学子的宋代书画临摹作业,以及不同时期从中国画获得滋养的其他画种的作品,呈现出不同时期学院教学中对于经典的研习状况。几个展览板块次第分明、彼此呼应,承载着我们对中国绘画伟大传统的崇高礼赞。

 “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中国美院地处杭州,秉承宋代画院千年文脉,作为中国画高等教育的开创者,国画教学尤重名迹之临摹、正典之研习,其宗旨非为复古,更在开今。我们相信,承继传统不是抱残守缺,而是要发显古人之创始精神。在经典的传习中,我们努力做到与古人志气相投,心心相印,正是为了让古人的观物之道、制像之法,在当代人的感知经验和精神土壤中重新生发,更是为了重新找回那个山水世界中的人——那种在天地万象中格物致知、穷理尽性,继而应会感神、神超理得的中国人的伟大精神。

 “湖山揽胜——宋韵江南书画艺术”

 “湖山揽胜——宋韵江南书画艺术”作为核心展览,在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辽宁省博物馆、浙江省博物馆、天津博物馆、云南省博物馆、安徽徽州历史博物馆、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的协同共力下,共展出宋元明清传世书画37件(组),其中一级文物13件(组),包含两宋书画10件(组)。

 这一组展览系统呈现了从宋、元、明、清到近现代江南地区的千年宋韵书画艺术文脉。特展含两大板块,“浙水敷文”展现了宋代以来以江南山水人文为主题的书画作品;“湖山信美”展示了南宋以来以杭州和西湖为中心的历代书画精品,承载了湖山胜景丰厚的人文内涵和美学价值。

 “夜山钩古——黄宾虹宋画研究及其传承”

 “夜山钩古——黄宾虹的宋画研究及其传承”展现了黄宾虹“师古人、师造化、得心源”的绘画之路。以个案研究的方式,回望“宋韵江南书画艺术”呈现的千年书画文脉,呈现20世纪中国传统书画艺术的集大成者——黄宾虹,是如何以自身艺术实践和学术研究来传承宋韵,泽被后世。展览分为“传模钩古”“登临纪游”“澄怀观化”三个板块,从各个方面观照黄宾虹的宋画研究及其传承。展出各类作品及文献60余件(套)。

 展览摒弃了以往黄宾虹相关展览中简单的以作品年代或题材为板块划分依据的方式,“小切口,大主题”,以扎实的理论研究为基础,重点关注黄宾虹的宋画研究实践与当代影响,辉映同时展出的“宋韵江南书画艺术”展,令观众耳目一新。

 “立最高峰——潘天寿的常变之道”

 “立最高峰——潘天寿的常变之道”则呈现潘天寿“中西绘画,要拉开距离”,以“充分了解自己”的方式,以高度自信和宽广视野面对世界,呈现出来的新中国气象、新时代风神。

 此展共展出潘天寿代表性作品近40件,呈现了潘天寿守常达变、借古开今,为民族艺术增高阔的求索之路。潘天寿早年出入青藤、石涛和八大,会心浙派,上溯马夏,远追北宋,又从沉雄健拔的浙地山水中得法,铸炼出简豁雄奇、沉穆高华的画风和境界。他感天地时势之变化,以兼收并蓄之世界胸怀、登峰造极之强烈意志,在笔墨精神、章法构图、意境格调上将传统中国画推向现代,为传统绘画的内生性发展指引方向。

 (本文为“宋韵今辉”艺术特展序言,作者为中国美术学院院长)

分享到:
【打印正文】
意见反馈

本页二维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