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评论
-
2015年12月29日 叶辛:好的作品应该写在人民的心坎上他是知青作家中最有代表性的一位,他的作品深入刻画了一代“上山下乡人”几十年的人生轨迹。三十多年笔耕不辍,创作了许多记录时代又感动时代的优秀作品。本期《深入生活 扎根人民——文艺名家讲故事》栏目对话当代著名作家叶辛。
-
2015年12月25日 单霁翔:降低姿态,将观众需求放在首位回溯历史,不难看出博物馆越来越倡导并实践“开放”理念,强调观众才是博物馆文化的主体,由内循环、内向型的发展模式向外向型转变,致力于与社会沟通、为社会服务,在城市发展中发挥出不可忽视的作用。
-
2015年12月07日 曹保明:守护乡愁 留住“活着的文化”最近几年,“乡愁”成了新闻热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变得热门。然而,究竟什么是乡愁,“非遗”要怎么保护,似乎并没有统一认识,实践中,甚至还存在着脱离文化本源的做法。
-
2015年12月01日 刘庆邦:作家要不断向生活学习在刘庆邦的写作中,一半是煤矿题材,一半是乡土题材。比如他今年推出的长篇小说《黄泥地》,有评论家称其“是用光秃秃的笔在黄泥地上辛勤雕刻”。虽然时代不断改变,可他对现实主义创作的那份执著却从未更改。
-
2015年11月29日 民间文化在社会转型期的传承与发展自从200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度公布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后更名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以来,这份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世界遗产”名录或“清单”受到了全球性的关注,在中国更是形成全民性话题,成为连续多年的社会文化热点。
-
2015年11月29日 阎肃:把灵魂融入艺术“我爱祖国的蓝天,晴空万里阳光灿烂,白云为我铺大道,东风送我飞向前。”“有一种花儿叫马兰,你要寻找她,请西出阳关。”“借我借我一双慧眼吧,让我把这纷扰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这一首首耳熟能详的旋律背后有着同一个创作者——空政文工团创作员...
-
2015年11月24日 冯双白:舞蹈界干劲十足11月18日,中国舞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全票当选新一届主席的冯双白更多表达的不是激动,不是兴奋,而是肩头的千钧重。“我觉得很惶恐,责任非常重大。对于党和国家的要求我还差得很多,对于舞蹈界的期望我还有很多没做好的地方。但是既然大家信任我,往后只有...
-
2015年11月06日 朱永新:艺术教育“成人之美”“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自古以来我国重视艺术教育。近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提出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并对学校美育课程设置、学生课外活动记录制度的建立、师资队伍建设等诸方面做出重要指导...
-
2015年11月06日 中国杂技剧的爱与痛:杂技剧《胡桃夹子》背后圣诞之夜,小女孩玛莎家里宾客如云,魔术师为她带来一个胡桃夹子,由此开启了一段梦幻般的奇妙旅程。《胡桃夹子》是一个浪漫的童话故事,被柴可夫斯基改编为芭蕾舞剧搬上舞台,经久不衰。大连杂技团以杂技艺术表演形式全新演绎西方经典,首开先河创作出杂技剧《胡...
-
2015年10月27日 承担起新一代青年文艺批评家使命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公开发表,《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全文公布,讲话和《意见》都强调要加强文艺评论工作。为发现、汇聚和激励优秀青年文艺人才,壮大文艺评论队伍,培养更多文艺新生力量,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青...
-
2015年10月27日 刘大为:生活养育了我的艺术在全国美术界纪念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一周年之际,中国文联、中国美协、中国美术馆共同策划的“向人民汇报”——“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当代十五位美术家作品展在京举办。刘大为、詹建俊、李焕民、柳青等老中青优秀美术家以自己深入...
-
2015年10月12日 寻“光”而行——访中国音协主席叶小钢“从音乐从业者来说,包括从哲学角度来说,音乐创作—音乐表演—音乐接受是音乐活动的基本内容。音乐创作或者说音乐生产是核心,是源泉,是根本,没有音乐创作就没有音乐文化。”作为有着旺盛创作力的作曲家,叶小钢特别强调了创作的核心竞争力,他说,“专门针对...
-
2015年10月09日 “互联网+”时代,读书要有“阅读链”“互联网+阅读”越来越成为一种大众化的阅读新形式。用自己思路加以链接,就能把碎片化的知识整合成富有个性的整体。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互联网+阅读”越来越成为一种大众化的阅读新形式。早些年,我建议“忙听书、闲看书”,即忙碌的时候,可以用听书软件听一...
-
2015年10月01日 刘润为:中国文艺的大道今年10月是延安文艺运动发轫80周年,也是习近平同志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发表讲话1周年。在这一重要历史时刻,寻绎延安文艺运动的来龙去脉,对于我们更加自觉地贯彻习近平同志的讲话精神,促进社会主义文艺的大发展大繁荣,显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
2015年10月01日 刘兰芳:生活教会我创作编者按:她是中国曲坛“常青树”,20世纪80年代一部长篇评书《岳飞传》让人们知道了“刘兰芳”的名字。十平方米过道,摆上饭桌当书桌;每天十几个小时的创作,她印证了“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16岁拜师学艺,60岁读完大学,学习不辍是她不变的人生态度。
-
2015年09月23日 中央美院对中国油画的百年探索从1918年国立北京美术学校创办算起,中央美院即将走过百年。在这筚路蓝缕、薪火相传的百年中,中央美院培养了大批美术人才,创作出大量20世纪中国美术史上的名作与经典,9月10日至10月11日,广大市民、游客可以在感受太庙巍峨雄丽的同时一睹中央美院美术馆百年馆藏...
-
2015年09月23日 观众审美需求是中国戏曲振兴的命脉今天的传统是昨天创新的结果。我们不仅要传承现有的曲目及表演方式,更应传承前人开拓创新的精神,要用发展和联系的眼光看待戏曲,鼓励各种艺术形式相互交流和融合,而非用孤立静止的方法只保护它的躯壳,指望它永远不变。如果对活生生的观众缺乏敬畏之心,以居高...
-
2015年09月15日 白话文的由来及胜利100年前,陈独秀在上海创办了《青年杂志》,后易名《新青年》。当时的人没有料到,这份杂志的问世竟改写了文化的地图。如今翻看其间的文字,依然能够感受到其内发的热度。胡适是《新青年》的主要作者之一,他是实验主义信徒,主张怀疑,慎谈信仰。他留学时之所以考...
-
2015年09月15日 尹晓东:为了唯一以观众对象命名的戏剧在众多的艺术品种中,唯有儿童剧是以观众对象命名的品种,因为观众对象的特殊性就比其他艺术品多了一份责任,这个责任就是社会责任和文化责任。昆曲、交响乐、芭蕾舞这些都是艺术形式的界定,但是儿童剧不是艺术形式。由于观众的特殊性,就比别人多了一份社会责任...
-
2015年09月10日 铁凝:与民族共命运 与人民同呼吸70年前,和平的阳光再次普照大地,中国人民在经历十四年的苦难、战斗和牺牲之后,终于赢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这山河重光的日子,从此永载史册,昭示着中华民族对正义、和平与人民的庄严信念。刚刚过去的9月3日,在天安门广场,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深刻揭示...
-
2015年08月31日 仲呈祥:重视中国艺术学的审美维度好的艺术通过养眼进而养心,现在有很多作品止于养眼。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建设的一系列重要讲话发表之后,我们该怎么看待艺术学学科的建设? 我们的方向是什么?我们这条道路该怎么走?这首先要学会审时。前年8月19号,全国思想宣传工作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
-
2015年08月25日 刘大为:艺术来自真实生活体验时隔两个月,再次见到刘大为,胳膊上手表遮住的皮肤和别处的反差更大了,“从四川大凉山采风写生回来,又去了内蒙古,我曾经生活成长的地方。”这半年多来,下乡采风是他生活的常态,事实上,不间断的写生,早已成为刘大为几十年如一日的生活方式。他端坐在椅子上...
-
2015年08月25日 以“宅”的精神感悟古文字初秋的北京,被“秋老虎”的闷热所笼罩,对于过去相对温和的夏天来说,算是迟来的“火辣”。8月12日,在天安门广场纪念抗战胜利七十周年的喜庆气氛渲染下,全国第十一届书法篆刻作品展览国博分展区推出“中国国家博物馆典藏甲骨文、金文集粹特展”,并围绕展览开展...
-
2015年08月19日 舒锦霞:谈越剧人才的培养模式与越剧流派艺术…从口传心授到订单培养。科班是一种学艺与演出相结合的教习群体,最早的越剧科班是1923年嵊州商人王金水创办的女班。早期的科班教育以“口传心授”的传统方式培养出大批优秀的人才,以其因材施教的优势,在越剧的鼎盛时期成为全国各地越剧团培养后续人才的最重要手...
-
2015年08月19日 “生活美学”之微时代利弊谈“微公民”看似在个体审美表达中倡导个人化,但实乃只是一种“伪个人主义”而已,个体化的取向仍是对大众普遍趣味的认同与屈从。更深层来观之,当人人都开始审美参与与审美创生的时候,他们在提升生活之审美品质的同时,也就是投入到了市场的怀抱,从而使得审美消...
煤矿文联动态
-
2024年7月5日,由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中国煤矿文化... [详细]
-
4月18日至19日,中国煤矿文化艺术联合会第六次会员... [详细]
- 中央社会工作部召开全国性行业协会…
- 万福迎春·中国煤矿文艺志愿服务走…
- 第十届全国煤矿文化干部高研班正式…
- 2023年《阳光》杂志、全国煤矿文化…
- 中国艺术报:“一团火”的矿山追梦…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