筋骨、道德与温度
去年十月十五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作家艺术家要创作“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文艺作品”。谆谆告诫,语重心长。
文贵有筋骨,有了筋骨,文章就立起来了,就有生命了。古今中外,那些能流传下来的名文,无一例外都是靠筋骨支撑的。推而广之,所有文艺作品都应有“筋骨”,但是,何谓“筋骨”?即作品中表现的深刻思想、非凡见地与胆识正气。那些没筋骨的作品,软绵绵、甜腻腻的,无病呻吟,风花雪月,人云亦云,老生常谈,粗看起来也挺精致,有的还号称“美文”,但看完后毫无印象,更无裨益,很快就忘掉了。不客气地说,阅读那些没筋骨的文章,无异于浪费生命,而炮制那些没筋骨的文章,则有“谋财害命”之嫌。
人需要筋骨,有筋骨可顶天立地,叱咤风云,无筋骨就是行尸走肉;文也需要筋骨,有筋骨可流传古今,启人心智,无筋骨则是一堆毫无价值的文字符号,写得再多也无意义。文之筋骨,可以有很多表现形式。可以表现为一段精彩议论,如保尔在战友墓前的那段著名自白“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就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筋骨。筋骨也可以是一个动人的情节,一个立体典型人物的成功塑造,还可以是一个闪光的思想,甚至可以是一句能传世的名言,譬如李清照的“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文如其人,言为心声,有筋骨的人方能写出有筋骨的文字。范仲淹胸襟开阔,志向高远,每以天下为己任,因而才能写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那样流传千古的不朽文字。梁任公正气沛然,胆识过人,所以才写出《少年中国说》那样掷地有声、振聋发聩的文字。鲁迅铁骨铮铮,嫉恶如仇,笔下文字也如匕首、似投枪,令众多魑魅魍魉现形,让那些“不是东西之流缩头”。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词有境界品自高。同理,文有筋骨气自雄。文章有了筋骨就有了生命、魂魄、气势,有了存在的价值。诗歌有了筋骨,就有了“李杜诗篇万古传”;史论有了筋骨,就有了“班马文章勘墨铅”;散文有了筋骨,就有了前后《赤壁赋》;小说有了筋骨,就有了四大名著。时下,各种文章铺天盖地,多如恒河之沙,其中不乏精品佳作,但多数是平庸篇章,还有不少等而下之文章,既无思想性,也无艺术性,更无观赏性,不忍卒读,形同文字垃圾。究其原因,主要是作者自己没“筋骨”,没思想高度,没境界担当,没胆识正气,亦没生活积累,指望他们写出有筋骨的作品,也实在是有些难为了。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每个作者在下笔之时,不妨自问:本文有筋骨吗?
说起作家、艺术家的道德,不由得想起前些时,著名表演艺术家李雪健在央视节目《开讲啦》反思自己说,他在上世纪80年代话剧《九一三事件》中饰演林彪、90年代电影《焦裕禄》中饰演焦裕禄时,都曾有为饰演好特定角色而在一个月之内突击减肥20多斤的经历,靠执著追求和艰辛努力赢得了观众认可与称赞,可在成名后饰演电影《横空出世》中冯石一角时,就没有下决心再去减肥,现在每每想起来、特别是看到银幕上自己略微发胖的形象时,就会产生一种“耻辱感”,认为是从艺生涯中的羞耻,痛恨自己出名后曾经有过的“浮躁”。讲到这里,老艺术家满脸愧疚,其敬业而知耻的职业道德令人为之动容。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有过而知耻,知耻而后勇,是古今中外贤能之士的修身之道,也是行行业业成功人士的必经之途。为业不敬,待人不诚,学艺不精,做事不勤,遇难不勇等,都被那些志士仁人视为可耻之事,必知过而改,不肯苟且。陈毅元帅曾作过一首五言诗《含羞草》,诗曰:“有草名含羞,人岂能无耻?鲁连不帝秦,田横刎颈死。”从含羞草对外界的特异反应说到人格操守与荣辱气节,以草讽人,言浅意深,所以虽然只有区区四句,却有振聋发聩之效。咱们的老祖宗一向是很有道德操守的,“知耻”更是中国文化人的传统美德。管宁和华歆本是朋友,但华歆读书时三心二意,羡慕做官的华衣车仗,管宁视他为利禄之徒,耻于为伍,割席绝交;嵇康鉴于魏晋时吏治腐败,接到朋友山涛劝他出来做官的信,引以为耻,愤而书写《与山巨源绝交书》。
陈毅诗中的鲁连和田横这两位历史人物,更是令人钦佩。陈毅推崇他们敢于杀身成仁、决不苟且偷生的英雄气概,礼赞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知耻而后勇的高风亮节。这个世界上无耻的人很多,如盗匪、流氓、无赖、骗子、贪官、卖国贼等,其无耻本在意料之中,套用诗人北岛的一句名言:“无耻是无耻者的通行证”,他们就是靠无耻活在世界上的。这些人的无耻并不可怕,谁也没有指望他们当“含羞草”,在民众眼里,自有法律和正义之剑在等着他们。可作家、艺术家、学者教授,在民众眼里是公众人物、社会精英,但是毋庸讳言,时下,确有一些文化精英的耻辱感呈现淡化趋势,或争名夺利,勾心斗角,或弄虚作假,欺世盗名,或招摇撞骗,不务正业,或吸毒嫖娼,纸醉金迷,看起来衣冠楚楚,道貌岸然,头衔桂冠一大堆,但看其所作所为,实在是无耻之尤,愧立士林。与李雪健的敬业知耻精神相比,无异于天壤之别,云泥之差,如不及时更弦易辙,幡然醒悟,早晚会被社会抛弃。
草有“含羞”,人贵知耻。为敬业知耻的艺术家李雪健点赞,也盼望出现更多德艺双馨的艺术家!
文艺作品还需要有“温度”。有温度的作品,看完后心里热乎乎的,让人领略到美好、希望、梦想。作品的温度通常与作家的美学追求和自身温度有关,一个心地光明的作家,笔下的作品也一定是温暖阳光的;而一个冷漠阴郁的作家,绝不可能写出热情如火的篇章。作家史铁生,尽管命运多舛,饱受病魔折磨,但其作品,不论是《我的遥远的清平湾》,还是《我与地坛》,抑或《病隙碎笔》,笔下都充满温暖,毫无悲戚之音,因为他就是一个开朗、乐观、阳光的作家。
有温度的文艺作品,能给人以信心和希望。“文革”十年,在许多青年愁闷无望之际,一首小诗《相信未来》,给了他们心灵的安抚,以至于这首诗不仅当时流传一时,就是今天,也不时在各种晚会上被人朗诵。普希金的诗歌《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只有寥寥几句,但字里行间表达了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这首诗问世后,因它的温暖慰藉,成为人们精神疗伤、走出痛苦的“特效药”。许多人把它记在笔记本上,或当成互相赠言,激励自己“不要悲伤,不要忧郁,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有温度的文艺作品,能激发人的斗志与勇气。列宁特别喜欢美国作家杰克·伦敦的小说《热爱生命》,常以书中主人公的坚强意志和不屈精神来激励自己,领导了伟大的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他去世的当天,还要夫人连续两遍给他读这篇小说。梁启超的名篇《少年中国说》,其中名句“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读来更是令人热血沸腾,心潮澎湃,激励了无数仁人志士,为救国救民、振兴中华而前赴后继,赴汤蹈火,谱写了一曲曲英雄壮歌。
有温度的文艺作品,能鼓舞人们热爱生活创造生活。许多优秀影视剧,也都在以其自身的温度感染观众,起到了教化社会,引领风气的积极作用。《渴望》的温度在于人性之美,《士兵突击》的温度体现于奋斗之中,《亮剑》的温度凝聚于英雄主义情结,《焦裕禄》的温度则集中在一个人民公仆的高大形象上,这些作品温润心灵、陶冶人生,使人如坐春风,如沐冬阳。
即便是悲剧,也不是一味的“凄凄惨惨戚戚”,天天就着眼泪下饭,其中也应有暖意与亮点,使人看到光明与希望。《悲惨世界》《安娜·卡列尼娜》《麦琪的礼物》《最后一片树叶》《老人与海》《最后一课》等名篇,虽都属悲剧,但也都从不同的角度温暖着读者,温暖着世界。
人生需要温暖,也需要有温度的文艺作品。下笔要“暖”,是每个作家艺术家的义务与责任。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