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友宪描画“时间的形状”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张璐 时间:2021-10-27 【字体:

抚明皇幸蜀(中国画) 张友宪

  由江苏淮安市委宣传部、淮安市文广旅游局主办,淮安市美术馆(书画院)承办的“时间的形状——张友宪中国画学术展”10月15日至11月14日在淮安市美术馆展出。本次展览是淮安市美术馆名家系列工程之一。该工程以画家为中心,作品为中介,观众为连接点,旨在更好推动淮安文艺稳健发展。展览梳理了张友宪从艺至今各个时期的作品,以“时间的形状”为主题,共展出150件作品。

  策展人陈思建介绍,展览名为“时间的形状”有两重涵义,其一,对张友宪中国画学术展中作品的时间跨度进行梳理,在线性时间的结构上展示张友宪作品所呈现的传统景观与“一定条件下”的创造性;其二,展览名字引用自乔治·库布勒的名著《时间的形状》。

  张友宪是南京艺术学院教授、中国美协理事。作为董欣宾的弟子,他的作品线条有力,笔飞墨舞,在挥洒之中展现出丹青之美,然精微入妙、内美浑厚,在描绘之间感受五彩之姿。对于入展作品的选择,张友宪说:“我上世纪90年代前后创作的一些课堂写生,今天看未必都是成功的,却能真实、质朴地反映出时间流变过程中我在某一艺术特定时段的真实面貌。”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展览入展了几幅张友宪“再创作”的作品。他十几岁的时候曾在傅抱石先生后人家中有幸见过先生的一幅《汨罗江畔》,魂牵梦萦几十年,于是在十几年前创作了作品《汨罗江畔》,去年又在作品上做了进一步改动,使主题更加突出。另一幅《苍茫暮色》曾在6年前于上海中华宫展出并收录进大型画册,他一直想把画面上的主角从中年改为老年,去年夏天实现了这个愿望,自觉还是比较成功。这一次到淮安市美术馆做个展,他觉得作品中景物仍然有进一步再创作的必要,所以利用淮安市美术馆大厅所具有的条件,在原作上增色完成了这幅巨制。

分享到:
【打印正文】
意见反馈

本页二维码

关闭